本報訊 記者白雪 張自芳從近日舉辦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了解到,本屆峰會共簽約數字經濟項目565個、總投資2990億元,涵蓋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衛星應用等領域,將有力推動我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在本次峰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報告指出,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全球領先;數字領域國際合作穩步拓展。報告同時指出,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建成142.5萬個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戶數達到3.55億戶,千兆用戶規模達3456萬戶,行政村、脫貧村通寬帶率達100%。 乘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東風,一大批傳統企業積極謀劃“上云用數賦智”,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在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在名為“長樂區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智能大屏上,當地“上云企業數量”“設備上云情況”“開機率”等數據一目了然,引來不少廠商駐足。 據介紹,企業“上云”后,借助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技術,可以精準記錄生產、入庫、下單等數據,管理人員從手機終端實時掌握車間運行動態。如今,該平臺已服務企業近500家,連接紡織設備7000余臺,涵蓋化纖、紡紗、織造等多個紡織細分行業。 近年來,中國新經濟快速發展,以“創新、高增長、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標簽的新經濟領域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而作為新經濟代表的智慧產業正掀起全球浪潮,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為助力推動智慧科技發展,智慧科技產品專場商貿對接也在峰會期間舉行。對接會現場,廣東中標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優質參展企業代表上臺推介,涉及全新互聯網辦事服務方式、全流程虛實會議營銷云、疫情防控一體化平臺、數據中心第三顆主力芯片DPU、經濟大數據綜合平臺解決方案、防疫解決方案等智慧科技產品。全訊匯聚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現場展示產品,與廣東省粵東進出口商會等100名專業采購商代表進行了自由對接,個別企業當場簽訂了采購意向協議。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越來越多的會議選擇了零碳辦會的方式,以此來抵消大會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碳中和。在本屆數字峰會上,零碳觀展、零碳參展成為新風尚。在10號展館、數字街區均設有“成果展碳中和”的綠色二維碼,逛展市民、參展商、采購商紛紛掃碼參與碳中和。 “和去年直接簽訂零碳辦展協議不同,今年我們將主動權交給參展商、市民,邀請更多人認購辦展碳匯,參與零碳辦展!狈鍟M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積極踐行低碳理念、探索碳中和實現路徑,今年的成果展聯合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等單位,共同發起“成果展碳中和”公益活動!皡⒄股趟傻摹假~單’和市民的不太一樣,多了物料、人數等信息!苯ㄐ懈=ㄊ》中修k公室副主任鄭凡表示,以“全民參與+數字人民幣+碳中和”的形式辦展是建行與峰會組委會的創新探索,希望以更公益的形式讓更多參展商和觀眾參與進來。 線下峰會雖已閉幕,但在“云上”,盛會熱度仍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