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電網廣西貴港供電局供應鏈服務中心倉儲班工作人員正在開展物資入庫工作,該倉庫為自動化倉庫,物資入庫可由系統一鍵完成。韋振宏/攝 楊彬 丁凱 本報記者 | 皮澤紅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產業鏈供應鏈的決策部署,近日,南方電網公司以“構建數字供應鏈暢通產業大循環”為主題,舉辦第二屆供應鏈合作伙伴大會,充分發揮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作用,與合作伙伴攜手構建開放創新、協同高效、綠色低碳的能源產業數字供應鏈生態圈。 本次大會踐行綠色簡約辦會理念,“線下+線上”同步開展。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等共聚羊城、相會云端,圍繞“構建數字供應鏈暢通產業大循環”主題進行研討和交流。南方電網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王宏志在致辭中表示,南方電網公司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充分發揮產業鏈供應鏈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的重要作用,以數字化激發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動能,積極構建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推動能源電力產業鏈供應鏈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未來,南方電網公司將與廣大合作伙伴攜起手來,共同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培育新動能,構建數字供應鏈,暢通產業大循環,為能源電力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動服務經濟穩增長 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
作為能源行業的骨干央企,南方電網公司始終堅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堅決落實國家“六穩”“六保”要求,積極發揮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有序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發展,投資規模連續六年穩定在千億元以上。 以重點工程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2022年固定資產計劃投資1250億元,并超計劃完成了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已投產運行的粵港澳大灣區直流背靠背電網工程協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200余家,僅電網設備領域,工程建設就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約80億元;建成投產的廣東梅州、陽江兩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約150億元,拉動上下游產業鏈投資約300億元、帶動就業崗位近7.4萬個,全力把“龍頭帶動作用”落到實處。 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南方電網公司始終心系千家萬戶,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配合實施臨時用電優惠,實行“欠費不停供”,多措并舉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深入踐行“解放用戶”理念,通過全面對接南方五省區14個數字政府平臺、7個證照平臺,已在全國率先上線“零證辦電”,推進“電水氣熱網”聯辦,居民和小微企業低壓用電報裝實現“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客戶辦電實現了“一次都不跑”。深圳、廣州“獲得電力”指標領跑全國,廣東、廣西電網公司和深圳供電局連續多年在地方公共服務評價中名列第一;業擴投資界面進一步延伸,為客戶節約投資267億元,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發展。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 加快穩鏈補鏈固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南方電網公司大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國產自主可控設備研發和應用,以技術標準和電網需求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聯合創新,為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供更多“南網解決方案”。 依托昆柳龍直流工程、粵港澳大灣區直流背靠背電網工程、閩粵聯網工程等重點工程引導產業鏈加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南方電網公司攻克特高壓柔性直流、混合直流、柔直換流閥等核心技術,帶動產業鏈技術升級,設備自主可控水平穩步提升,確保供應鏈本質安全。其中,昆柳龍直流工程創造19項世界第一,核心技術實現自主研發,關鍵設備均實現國產化;粵港澳大灣區直流背靠背電網工程首次實現工程應用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器件國產化比例大幅提升至50%,解決了柔性直流換流閥關鍵元器件、零部件依賴進口的“卡脖子”難題。 大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國內首個基于國產指令架構、國產內核的電力專用主控芯片“伏羲”實現量產,標志著我國電力工控領域核心芯片從“進口通用”向“自主專用”轉變,電力二次設備核心元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對于國家電力能源和信息安全、工控領域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義。
打造現代數字供應鏈 推動資源優化配置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以供應鏈管理改革為切口,系統構建以供應鏈服務調配中心、數字采購、數字品控、數字物流、數字監督(簡稱“一中心四大業務鏈”)為基礎的現代數字供應鏈體系,全面提升供應鏈的效率、效益以及風險防控能力。 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體制,構建“兩縱三橫”供應鏈管理和服務架構,打造供應鏈共享服務平臺,為全網及供應鏈上下游提供規范高效的供應鏈服務。 大力推行集團化采購,整合共享全網采購需求和資源,發揮規模效應,網級物資采購集中度提升至90%。實施全流程電子化采購,試點推廣資產全生命周期(LCC)采購,降低設備生命周期擁有總成本。 實施品控一體化,推行“一廠一監造”,差異化建設“基本檢測平臺+創新檢測平臺”自主檢測服務支撐體系,提升常規設備檢測能力。廣東茂名“檢儲配”集成基地投運以來,檢定效率提升4倍以上。 推進倉儲區域化,著力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打造“區域倉+周轉倉+急救包”實體倉庫和數字“云倉”,推動倉庫數量大幅壓減70%以上,大力推進儲備集約化,強化資源共享和統籌調配,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借鑒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經驗,在央企中率先建設供應鏈風險管理體系,強化供應鏈“斷供”、廉潔等風險防范,體系建設成果被納入中電聯團體標準。 數字化賦能助力 貫通產業供應鏈全鏈條
南方電網公司深刻認識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重要意義,加快數字化轉型,建設了全網統一的電網管理平臺,深化“云大物移智鏈”等技術與供應鏈業務融合,推動智能評標、遠程監造、智能調配等159個新技術場景應用,大幅提升供應鏈全鏈條運轉效率。 采購領域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模式優化升級。應用結構化計算機輔助評標,細化量化評審要素,實現計算機90%自動賦值,提升采購質量及效率。遠程異地評標確保疫情期間采購“不中斷”。 創新“檢儲配集成”“差異化品控”“在線檢測”等模式,數字品控水平穩步提升。與近500家上下游供應商實現了工業互聯,實時采集供應商設備排產、監造等信息,推行遠程全景品控。 堅持“互聯網+物流”理念,推動物流更敏捷、更智能、更高效。完成佛山、茂名、貴港等一批綠色智能倉庫建設,佛山倉庫作業效率提升6倍以上。南方電網公司整合內外部運力資源建設的“自建+共享”運力平臺實現537家承運商注冊,提升物流服務體驗。 推動互利合作共贏 構建能源產業數字供應鏈生態圈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贏,搭建能源電力產業供應鏈合作平臺,建立公開透明交流合作機制,帶動電工裝備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培育互利共生、協同共贏的能源電力生態系統。 為服務好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南方電網公司大力推行供應商“四個一”服務(招投標業務“一次都不跑”、供應商登記“一天就辦好”、線上服務“一號通”、線下服務“一站妥”),提升服務效率和便捷性。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舉辦“保供應、促雙贏”供應商線上服務,切實為供應商辦實事、解難題。 南方電網公司充分發揮產業鏈“鏈長”、供應鏈“鏈主”作用,圍繞電力能源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扎實做好資金融通、保險保障等供應鏈金融服務,幫助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客戶數超4萬戶,釋放保證金超131.5億元,節約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約5.43億元,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為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南方電網公司印發了《關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轉型的意見》,融入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數字供應鏈頂層設計,將綠色環保生產要求及節能環保指標納入供應商能力評價和采購要素,通過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等,引導產業鏈供應鏈綠色健康發展。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當天,通過南網50Hz微信公眾號在線觀看大會超過百萬人次。截止7月29日17:10,直播間觀看人次達到1,039,803人次,直播間點贊數達到155,112條。 南方電網公司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互利合作,努力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生態圈,共同穩定供應鏈、強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暢通能源大循環,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應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