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山西晉中市將推廣甲醇汽車作為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通過和龍頭企業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并架構起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三大主導方向的戰略布局。圖為在位于山西新能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吉利晉中基地)總裝車間內,工作人員駕駛甲醇汽車進行出廠前的調試。新華社
趙曉娟 本報記者 | 郭建軍
今年1月26日~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調研期間,來到晉中市,考察了平遙古城和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為晉中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來,按照建設山西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目標,晉中扛起能源安全政治責任,夯實穩產基礎,科學有序推進雙碳目標,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漸行漸穩。
智能化礦井改造:科技護航高產
全力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是山西的頭等大事,晉中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達271.6億噸,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地之一。建設智慧礦井對晉中既是發展所趨,也是推動煤炭高效、清潔、安全生產的重要路徑。 記者走進位于晉中壽陽縣的全國首座5G礦井新元煤礦,在調度室里的大屏幕上,地下500米的實時溫度、濕度等作業指標一目了然。在全國煤炭行業,新元煤礦首次應用“掌上智能作業管理平臺”,智能化步伐走在全國前列!盎5G的高精實時定位,我們對生產過程實現了遠程實時控制,很多操作只要鼠標一點就能完成!鄙轿餍略禾坑邢挢熑喂径麻L王海鋼說,公司投資5.6億元,將5G技術引入智能煤礦建設,采煤、運輸、管網、排水、電網、通風、選煤等各大生產系統均實現了地面遠程集中監控,礦井生產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據了解,晉中以技術變革為主線,以生產過程少人化、無人化為方向,以典型示范、系統優化為路徑,加快智能化礦井改造,拓展5G智能化應用場景,全市30個智能化采掘面通過驗收。 2022年上半年,晉中8個產煤縣(市、區)原煤產量達5380萬噸,預計全年煤炭產量將達1.12億噸。
能源開發利用:兩路并進
高耗能常常與高污染相伴,而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一直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實施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技術改造,不僅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議題,也是改善民生的長遠議題,更是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 2021年以來,圍繞實現雙碳目標,晉中推動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加快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退出,有序推進30萬千瓦以下燃煤發電機組、工業爐窯、燃煤鍋爐升級改造,倒逼山西陸礦工貿、介休茂勝熱電等一批小型火電機組有序淘汰,引導山西耀光、華能左權等大型煤電機組綠色升級,將火電、鋼鐵、焦化等重點排放行業納入碳市場涵蓋范圍,加快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為了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設備,晉中編制《煤電行業能耗增長及經濟運行分析》和《煤電行業節能降耗方案》,對全市煤電機組供電煤耗進行梳理匯總,編制起草《晉中市重點行業能耗雙控工作方案(2021-2025)》和《晉中市重點行業能耗雙控應急預案》,落實好洗煤、煤炭行業節能技改專項行動,加快推動全市“6+1”重點行業節能技改,持續降低重點行業能源消耗。2021年,晉中通過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技術改造使供電煤耗下降10~20克標煤/千瓦時。 據了解,下一步晉中將落實關于雙碳各項決策部署,將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推動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加快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在傳統能源之外,晉中正在實施“風光倍增工程”,大力推進新能源建設。 2022年6月30日,中國能建在晉中的投建營一體化項目——昔陽100兆瓦光伏項目并網發電,成為今年山西第一家220千伏升壓站帶儲能系統接入500千伏變電站并網的工程。項目同步配套建設儲能設備,是山西首個實現“光伏+儲能”聯合一次調頻控制技術的新能源電站。全容量并網投產后,預計年均發電量1.6億千瓦時。 昔陽和順風光儲能一體化發電基地、靈石介休壽陽整縣屋頂光伏試點、左權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建設陸續批復建設,新能源電力裝機達到400萬千瓦以上。 “自從用上清潔能源,省心多了,費用也比較合理,在村里享受到了集中供熱,確實很便捷!痹跁x中介休義棠鎮北村,作為低保戶的王梅珍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一批智慧校園、光伏小鎮、零碳小鎮讓綠色低碳成為最鮮明的風向標。預計到2025年,晉中力爭新能源裝機容量翻番,占比達到40%。
新能源產業鏈:從電池到整車
2022春節假期剛過,在吉利汽車晉中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為即將出廠的新能源車進行避震試驗,司機駕駛新車開過車間的顛簸路段,檢測車輛行進中的平穩性能。吉利晉中項目于2011年正式開工建設,突破了地基濕陷性黃土、車型調整、設計變更等諸多困難,2017年生產了8.6萬臺整車,2018年產銷量突破10萬臺,2019年生產轎車6.17萬輛,商用車1012輛,實現銷售收入132.77億元。2020年銷量有所下滑,2021年以來復蘇態勢迅猛,全年產值達109.2億元。 “接下來,吉利新能源乘用車將瞄準中高端,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擴能,形成年產20萬臺乘用車生產規模!闭勂鹞磥,吉利汽車晉中生產基地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玉東信心滿滿。 氫能被稱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繼吉利新能源汽車之后,又一重量級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山西美錦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晉中。山西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具有從焦爐煤氣提純氫能的低成本優勢,這些優勢助推氫能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最佳甚至是必然選擇。 2022年,晉中將計劃引進年產量5萬臺吉利G3甲醇增程重卡項目,上半年完成5000臺生產線改造;推動甲醇增程重卡率先在山西中部城市群上路試點運營,突出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3個整車產品線,力爭晉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背后也意味著鋰電池市場的空前利好,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需求旺盛,前景廣闊。晉中積極探索“分級分質、能化結合、集成聯產”新型煤炭梯級利用方式,布局“煤焦油-針狀焦-負極材料-汽車電池-化學儲能”碳基新材料產業鏈,建成以昔陽尚太鋰電、介休華舜負極材料、祁縣鑫丹源負極材料等為代表的20余個碳基材料項目。 2019年建設的尚太鋰電負極材料生產線,短短兩年時間已達8萬噸產能。在二期工程車間里,打包好的鋰電負極材料成品正等待運往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等業務供應體系,這些成品將用于制造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消費類電子儲能電池。他們的目標是20萬噸年產能成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行業中首家全工序、完整產業鏈的鋰電負極材料專業生產廠家。 一面是整車生產線的突破,一面是鋰離子電池生產線的發展壯大,汽車+碳基新材料的組合展現著晉中在新能源產業布局方面的雄心壯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