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白雪報道 “近年來,我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不斷取得重大進展,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保障人民健康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國家重大事件處置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眹倚l生健康委科教司監察專員劉登峰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自2008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組織實施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藥創制和傳染病防控兩個重大專項,組織全國上下的醫藥衛生科技工作者奮力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專項支持獲批上市一類新藥達80個,是專項實施前的16倍,有力推動我國新藥研發由仿到創、醫藥產業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帶動我國傳染病預防診斷治療和控制水平跨越式提升! 與此同時,劉登峰表示,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行業治理能力持續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肩負著建設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責任,在心血管領域等常見病、多發病的20個領域建成了50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生物醫藥領域建成7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在各學科領域中居首位。在北京協和醫院等5家醫療機構建設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109家委級重點實驗室,省級行政區域實現全覆蓋。啟動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建立科研院所穩定支持的資源配置新機制,健全完善臨床研究、倫理審查、科研誠信、成果轉化等醫學研究管理政策,有力促進醫學研究規范健康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疫苗和藥物、診斷試劑、醫療救治等都離不開科技創新。 劉登峰介紹,一是“一錘定音”迅速確定病原。依托前期積累的優勢平臺、優勢團隊和科研能力,一周便確定了新冠病毒,分離出毒株,拼接出了序列,向世界分享,得到世衛組織“用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的高度評價。 二是快速研發出系列診斷產品,在疫情暴發兩周內就能快速研發了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術,為早期診斷、陽性感染者篩選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是在疫苗研發領域,國家衛生健康委作為聯防聯控機制科技攻關組副組長單位,承擔了藥物研發、疫苗研發以及相關的臨床試驗等重要工作,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四是在藥物研發方面,基于國家重大專項積累的藥物篩選、疫苗研發、臨床評價的平臺和團隊,推動中和抗體、化藥和中藥等成功上市。 五是人才隊伍建設,醫學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