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 史育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這標志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標志著我們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演進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發展階段的認識。我們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 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意義和科學內涵。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經驗。馬克思主義是遠大理想和現實目標相結合、歷史必然性和發展階段性相統一的統一論者。在建設社會主義、邁向共產主義的偉大實踐歷程中,客觀上存在若干歷史階段并由此確定了國家發展的歷史方位。明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為準確把握發展方向、科學制定發展戰略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經過幾十年積累、站上新起點的新階段,是黨領導人民完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宏愿、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階段。 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征和實踐要求。一是進入新發展階段,恰逢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二是變局中“!焙汀皺C”同生并存,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統籌發展和安全,就能夠化危為機、轉危為安,變壓力為動力,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高質量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鮮明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未來。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經濟基礎。立足新發展階段,做好經濟工作,要強化戰略思維,增強搶抓機遇、化危為機的能力;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系統觀念、堅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