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研究所高瑞東:
今年3月我國出口增速大超市場預期,主因對歐美出口增速大幅改善,指向歐美供需缺口短期走闊,及國內復工復產加快推進。分區域來看,對東南亞出口持續高增,對美國出口跌幅收窄,對歐盟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分產品來看,汽車是最大亮點,紡織服裝、家具玩具等產品出口普遍回暖,電子設備、機電產品則仍然受到產業下行周期拖累。 向前看,高利率環境下,歐美主要經濟體需求仍在繼續降溫,其外溢性影響也正在不斷顯現,我國出口仍舊面臨需求下行壓力。但是,外貿保穩提質政策的不斷出臺,疊加《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協議紅利持續釋放,均有助于緩解出口下行壓力。在我國份額優勢的支撐下,2023年出口仍有望繼續維持韌性。 出口方面,歐美供需缺口再度走闊,對東盟出口維持高增。3月出口增長14.8%,增速遠高于Wind資訊一致預期的-5.0%,除去年同期低基數之外,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推動:一是RCEP等區域經貿合作協議紅利逐步釋放,對東南亞出口連續兩個月實現30%以上增長;二是歐美國家生產和供應鏈受到罷工潮短期擾動,供需缺口再度走闊,我國供給優勢進一步凸顯;三是我國生產端持續恢復,穩外貿政策繼續發力,企業“出海搶訂單”等效果都在不斷顯現。 分區域來看,3月我國對美出口當月同比降幅明顯收窄,主要因為美國年初消費數據回落速度慢于預期,拉動批發商進行補庫;對歐盟出口當月同比增速由負轉正,指向歐洲罷工潮持續發酵,供需缺口短期走闊,對我國商品進口的依賴度提升;對東南亞出口延續高增長,反映RCEP等區域合作協議紅利正在逐步釋放。分產品來看,汽車出口是最大的結構性亮點,紡織服裝、家具玩具等產品普遍回暖,電子設備、機電產品則仍然受到產業下行周期拖累。 進口方面,內需穩步恢復,降幅如期收窄,3月進口同比下降1.4%,降幅較1~2月大幅收窄8.8個百分點,表明我國內需的穩步恢復已開始對進口形成支撐,而基數壓力的逐步緩解也進一步推動進口降幅收窄,但其改善幅度不如出口,驅動貿易順差繼續走闊。 分項來看,重點商品的進口增速普遍回暖,汽車、集成電路等產品進口則仍然處于深度負增長區間。向前看,我國進口仍將繼續在修復通道中運行,下行壓力仍然小于出口。
中銀國際證券研究所陳琦、朱啟兵:
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同比增速明顯超預期。4月13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一季度,我國出口同比增速轉正,實現0.5%,較1~2月明顯加快7.3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下降7.1%,降幅較1~2月收窄3.1個百分點。單月數據表現更加超預期,我國3月出口同比增長14.8%,此前Wind資訊預期增速為-5.1%。進口同比下降1.4%,而Wind資訊預期降幅為4.9%;貿易順差實現881.9億美元。 按人民幣計價,一季度,我國出口同比增長8.4%,較1~2月明顯加快7.5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速實現0.2%,較1~2月轉正,增速改善3.1個百分點。單月數據方面,我國3月出口同比增長23.4%,進口同比增長6.1%,3月貿易順差實現6010.1億元。 3月,我國對東盟進出口總額實現896.5億美元,占比16.5%,東盟仍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5.4%,增速較1~2月加快27.9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下滑2.2%,降幅較1~2月收窄5.5個百分點。3月,我國對歐盟進出口總額710.4億美元,占比13.8%。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4%,增速較1~2月明顯加快15.6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3.4%,增速較1~2月改善8.9個百分點。1~2月,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額597.6億美元,占比11.4%。其中,出口同比下降7.7%,降幅較1~2月收窄14.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上升5.6%,增速較1~2月明顯改善10.6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我國對其他RCEP成員國進出口同比增長7.3%,較1~2月明顯加快4.2個百分點。 輕工業品出口表現回溫、汽車產業鏈維持穩健。3月,我國多數產品出口金額同比增速明顯改善,部分同比負增長的產品降幅也較1~2月有所收窄。3月,出口增速改善較為明顯的產品主要為輕工品及工業半成品,增幅環比均實現10%以上的改善;箱包及類似容器累計出口同比增速實現29.1%,增幅較1~2月明顯加快25.8個百分點。工業半成品中,出口同比增速維持較快的產品仍主要為鋼材、汽車及底盤和汽車零件,同比增速分別實現36.7%、81.6%和11.3%,較1~2月分別改善9.2、16.4和7.3個百分點。 進口方面,一季度,我國進口同比增幅維持較快的產品主要為初級產品,如農產品、能源類產品及紙漿、肥料等周期品。 值得一提的是,民企發力外貿訂單,助力出口表現改善。據海關總署數據,一季度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為38.4萬家,增加7.5%,進出口總值實現5.18萬億元,增長14.4%,好于一季度進出口增速整體表現(4.8%)。據海關總署對樣本訂單跟蹤數據顯示,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增長的企業比重已連續3個月環比提升,民企發力外貿產生的供給回補或是外貿出口表現改善的重要原因。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孟祥娟:
3月我國出口大超預期,出口增速(以美元計價、下同)大幅回升16.1個百分點至14.8%,而進口表現相對偏軟、同比增速再度轉負,貿易順差再度反彈至偏高區間。 從數據上來看,3月出口表現偏強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對中國香港、印度、東盟等地區出口表現強勁,出口增速均在15.0%以上;二是對美國、歐盟等出口絕對增速雖然不高,但較2月邊際改善依舊明顯,以上兩個因素共同推動3月出口表現較強。 3月出口為何如此強勢?出口區域市場進一步開拓是3月出口超預期的重要原因。3月我國傳統貿易伙伴(美國、日本、歐盟、中國香港、韓國)加總出口份額為45.9%,是有數據統計以來最低值,即我國對傳統貿易伙伴出口份額明顯下降。此外,海關總署同樣指出“我國區域市場進一步開拓發展,同時也更加均衡”,也印證了拓展“一帶一路”沿線貿易伙伴帶來的增量效應。 基于今年政策上對外貿的高度重視,政策上積極結交外貿伙伴、開拓外貿市場,預計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有望支撐我國出口韌性,但對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出口預計仍不樂觀,全年出口預計仍難有強勢表現。此外,二季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將迎來重要拐點,海內外風險偏好的回升仍是債市重要風險點。 重點關注本次數據的以下幾點特征:一是3月出口表現較強,單月出口額再度上行至3000億美元以上,帶動出口增速上行至14.8%;二是機電產品和非耐用品表現均較強,汽車、船舶、家電等非電子產品亮眼;三是3月進口相對偏弱、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1.4%,貿易順差快速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