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來,河北雄安新區從完成頂層設計到如火如荼大規模建設,這座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雄姿初顯。圖為工作人員在雄安新區容東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監管平臺工作。新華社
姬藝萱 李子吉
2017年4月1日,新華通訊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6年來,雄安新區始終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新區發展如雨后春筍般拔節生長,日新月異。
在承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打造”雄安質量”
“著力點和出發點,就是動一動外科手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大城市病’問題!绷暯娇倳洖榫┙蚣絽f同發展謀定了大思路。而打造一座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也正是設立雄安新區的初心。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新縣進行實地考察、主持召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時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 “現在,雄安新區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中央企業在雄安新區設立各類機構150多家,其中二三級子公司100多家。一批央企總部建設進度明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生物技術等高端高新產業進一步向新區匯聚,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毙郯残聟^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企業總部區的中國中化大廈是首批疏解的央企總部項目,在項目施工現場,56根鋼結構柱已經豎起,八角形的造型輪廓初顯。據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副局長(掛職)張飛介紹,大廈采用了白洋淀“金蘆葦”的設計理念,寓意著與雄安新區一同拔節生長、歷久彌新,建成后將成為雄安新區標志性建筑。 距離中國中化大廈不遠處,作為首家注冊落戶雄安新區的央企,中國星網雄安新區總部大樓項目主體結構進入二次結構施工階段;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大樓項目也已進入地下結構工程施工階段,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已確定選址。 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醫院已選址落位,正加快推進項目立項等相關準備工作。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國電信雄安智慧城市產業園、中國聯通雄安科技創新產業園、中國移動雄安智慧城市科創中心,以及國家能源集團雄安基地、國家電網能源互聯網雄安創新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 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背后,是雄安新區的積極接納。 2022年,雄安新區出臺《關于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總部企業創新發展的六條措施》等舉措,從企業開辦、科研支撐、人才落戶、子女教育、醫療、社保等多個方面提供了優惠政策,為有序承接疏解項目落地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雄安新區堅持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立足點,不斷拓展改革范圍,確保疏解企業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雄安質量”。
地上、地下、云上“三城同頻”
“每一個精工建造的重點項目,落成后將成為一座座‘雄安質量’的展現!毙郯残聟^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于國義說。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累計完成投資5300多億元,總開發面積已覆蓋120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4100多萬平方米,36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新建道路657公里,新建地下管廊136公里……地上、地下、云上實現“三城同頻”,一座高水平現代化“未來之城”雛形初顯。 ——在地上。 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城市外圍道路框架、內部骨干路網、生態廊道、新區水系“四大體系”基本形成。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啟動區“三橫四縱”對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網全面形成,起步區“四橫十縱”骨干路網全面開工。京雄城際鐵路通車,雄忻高鐵、雄商高鐵等工程均在熱火朝天建設中。從雄安新區出發,最快只需要19分鐘就能抵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50分鐘抵達北京西站、1小時抵達石家莊。雄安,正在逐步成為鏈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極。 新區“一主五輔”規劃體系完善健全,規劃覆蓋面逐步擴大。重點片區功能更加清晰,啟動區、起步區加快建設,容東片區基本建成,近12萬群眾完成動遷安置,逐漸形成以啟動區為主的疏解集中承接區域,以昝崗片區為主的產業發展和支撐疏解區域,以容東、容西、雄東片區為主的居住和服務支撐區域。 居民生活也越發便利,西北部初中南區主體結構封頂,西部高中出正負零,北海幼兒園雄安園區、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北京第四中學雄安校區項目已經交付,雄安宣武醫院一期工程基本結束,雄安國貿中心、體育中心、圖書館等項目有序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逐漸完善,“15分鐘生活圈”正成為社區標配。 ——在地下。 “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新區規劃之新的重要體現,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約380公里的‘干線-支線’兩級綜合管廊,目前已建成136公里、已投運47.6公里!毙郯残聟^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如今,雄安新區的地下,物流通道、疏散夾層、管線艙等三層地下綜合管廊初具規模,電力、通信、熱力、燃氣、給水等配套設施管線全部集納在地下綜合管廊中,實現了“街頭不見井蓋,抬頭沒有電線”。另外,地下管廊布設20多種、近萬套前端感知設備,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方式上,雄安新區的地下綜合管廊施工采用了預制管廊的方式,管廊分節在場站預制,再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架廊。相比于傳統的現澆管廊的方式,既保證了施工的速度和質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在管廊施工技術上的探索極具開創性。 ——在云上。 建設物理城市的同時,雄安一直堅持數字城市的同步規劃、同生共長,真正實現物理城市與數字城市孿生共長。 “云上雄安”的建設是我國城市建設史上首次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建設,現實城市每一寸地上和地下的建設,都能在雄安新區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一一對應。 CIM平臺依托數字基底,通過先進的技術對海量GIS(地理信息系統)、BIM(建筑信息模型)數據進行整合、關聯、挖掘和分析,以數據大集中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大協同,可以為智慧建造提供更科學的監測分析和預警決策能力,更高水平的智能化執行能力,更好地協調跨部門、多層級和異地合作能力,逐步建立以信息為核心、以事件為驅動的智慧建設。 尤其是在城市生長階段,CIM平臺還可以在雄安新區各片區建設過程中,通過碰撞分析,預見性發現設計過程中的錯、漏、碰、缺現象,有效避免施工返工問題,高效保障進度,實現降本增效,為各片區建設階段施工管理與指揮調度提供高效的技術支撐和輔助決策,實現信息共享、統一認識、指揮調度、協同作業,實現了工程全生命周期數字化建設管理,高效支撐雄安新區各片區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2022年底,作為“城市大腦”的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可對海量信息進行科學分析、科學決策,為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營造智慧場景。 雄安新區首批市場化項目之一的雄安·電建智匯城,通過構建場景應用體系,以孿生基底通絡城市治理業務、以數據交叉賦能城市高效運轉,創造“雄安質量”,是智慧城市·未來社區理念在雄安新區的完美落地。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雄安新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2018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布局”。 雄安新區早在設立之初,就開始了對白洋淀的系統性生態治理——嚴格外源管控,常態化開展入河入淀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強內源治理,完成白洋淀生態清淤三期工程,完成數萬畝蘆葦收割和區域水草打撈;推進城鎮污染治理,三縣建成區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等!叭缃,白洋淀累計補水超39億立方米,水位穩定保持在6~7米,水質持續改善,穩居全國良好湖泊行列,其中白洋淀區水質從劣Ⅴ類轉為Ⅲ類,為近10年來最好水平!毙郯残聟^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雄安新區還踐行“先植綠、后建城”理念,累計新增綠化造林47萬畝,森林覆蓋面積達73萬畝,森林覆蓋率由最初的11%提高到34%;扎實推進千年秀林及園區景觀帶建設,“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空間格局逐漸形成,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100%林蔭化逐漸成為現實;大氣和土壤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研究制定新區碳達峰行動方案和重點領域專項實施方案,“無煤區”基本建成,“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成效顯現。 此外,雄安新區對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堅持還體現在新區的每一棟建筑上。2021年8月30日,《雄安新區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分別從推動綠色建筑的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推進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推廣綠色建筑技術應用和示范引領、加強綠色建筑技術和產業支撐、加強綠色建筑全過程管控等五個方面提出推動新區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截至目前,雄安新區新建項目中綠色建筑占比達100%,其中新建城鎮建筑執行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新建政府投資及大型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標準。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采用了“光伏建筑一體化”的方式設置發電系統,站頂布設光伏板,自2020年12月正式并網發電以來,已累計發電超過1000萬千瓦時。榮烏高速新線雄安段,利用路基邊坡、收費站等安裝光伏組件,每年可發電5300萬千瓦時。 “除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新區的建筑在節能上也花費了很多心思!眹野l展改革委派駐雄安新區掛職干部張鈺堂說!熬湍弥袊谢偛看髲B來說,不僅采用了更高保溫隔熱性能和建筑氣密性的圍爐結構,運用高效新風熱回收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筑供暖供冷需求,還采用了固定遮陽設計,通過形體設計在南向采用構件遮陽,既兼顧了建筑美學設計,同時又起到了遮陽作用,減少夏季幕墻得熱,降低空調負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