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東 馬俊英 本報記者 | 尹明波
在山東省政府公布的2021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中,濰坊壽光、諸城兩市連續第三年獲評綜合評價先進縣,寒亭區獲評綜合評價進步縣,臨朐縣獲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專項評價先進縣!啊たh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全域強’。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深化擴權強縣改革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質效雙升,連續三年在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中取得優異成績,獲表彰的縣市區數量位居全省前列!睋䴙H坊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王萬信介紹,該市多措并舉鼓勵各縣市區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以重大項目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為抓手,強化改革創新、項目推進、協調聯動等工作舉措,有力推動了全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作專班推進。充分發揮市擴權強縣改革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作用,對重點工作任務實行清單式管理,定期調度督查落實,及時梳理總結深化擴權強縣改革取得成效、制約難點及存在問題、推進建議,積極爭取各項政策支持。同時,配合做好市縣同權事項動態調整,相關改革事項達186項并積極推進承接落實、確保落地,改革事項辦理時間壓縮比達到40%。 項目建設帶動。倡樹“項目為王”工作理念,聚焦關鍵、創新機制、配置要素、優化服務,助力各類項目快簽約、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快達效,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拉動投資增速連續保持全省前列,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市212個省級重點項目中,200個實施類項目全部開工、開工率100%,居山東省首位。圍繞加快重點項目推進,聚焦要素保障、稅費減免、手續辦理、人才用工等4個方面出臺支持項目建設“24條”,有力促進了各類要素向縣域優質項目加速集聚。實施市級領導分工包靠,頂格推進項目建設,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重大基礎設施、新基建項目建設提速發力,5G基站實現各縣域重點區域全覆蓋,高密臨港經濟區建設全面起勢,濟青中線高速公路、濰煙高鐵等項目推進順利,為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動能轉換支撐。聚力做好“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和“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兩篇文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氫能、預制菜、跨境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強壯大新增長點,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拔迥耆〉猛黄啤奔涌鞗_刺,省級“雁陣形”產業集群、領軍企業總量分別達到14個、20家,總量均居全省第二位。今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同比減少27.2萬噸,降低2.8%;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國內唯一的內燃機產業計量中心落戶濰坊,濰柴發布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再次刷新世界紀錄,天瑞磁懸浮項目獲2021年度山東省唯一技術發明一等獎;25個海洋特色園區完成投資218.1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05.9億元;預制菜產業發展全面起勢,出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首個市級層面專項扶持政策,成功舉辦首屆全國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全國首個“預制菜產業名城”、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落戶濰坊。新希望六和等現代高效農業全產業鏈項目陸續投產,深圳(濰坊)科技工業園、光電顯示新材料產業園相繼落地,中央商務區、鹽堿灘涂地風光儲一體化基地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工作措施落實。重要指標數據月調度、季分析,每月調度各縣市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財稅指標數據,每季度調度GDP、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指標數據,每季組織各縣市區對縣域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并形成全市縣域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開展專題調研,有針對性地提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指導建議。緊盯國家、省的政策走向,主動跟進、爭取支持,推動各項工作措施向縱深挺進。推進直管直報,對14個省直部門在相關領域開展先行先試的直管直報工作定期調度,保證各項工作按要求規范有序推進。 政策資源支持。在山東省率先開展縣市區間用能權交易,推動《壽光對標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獲省審批通過。氫能創新發展實現點上突破,制定《氫能產業工作2022年工作要點》,出臺《濰坊市加氫站建設運營扶持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加快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建設重點企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市平臺月度數據評比多次獲得全省第一。2021年,爭取中央和省預算內資金9.2億元,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企業債券33.7億元、審核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979億元,專項債額度連續兩年全省第一;152個項目被列為省級重點項目,56個項目入選信貸支持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項目,省備案境外投資項目21個,9個特色小鎮列入省創建名單;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3家,數量居全省首位。不止于此,去年“對標深圳開展綜合改革試點”落戶濰坊壽光,爭取10個鎮、79個村通過第二批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認定,數量居全省首位;7個項目列入山東省“十四五”期間氫能產業重大示范試點,6個單位入選全省融合發展試點,爭創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3個、特色小鎮2個,國家級標準化試點3項、省級標準化試點4項。此外,歌爾入選國家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入選山東省重點扶持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項目3個,1人獲評省級服務業專業人才;爭取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49萬噸,獲準額度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