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人社廳副廳長谷孝紅帶領專家組對營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申報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展評估調研。(營口市站前區宣傳部/供圖)
本報記者 | 汪險峰
為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落實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各項任務指標,遼寧省營口市站前區搶抓發展機遇,依托傳統的服務業發展優勢,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營口核翼經濟開發區為載體,重點圍繞糧食深加工、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積極打造工業發展“主戰場”和遼河文化產業帶建設,著力下好“先手棋”,目前已取得良好的開局優勢。截至3月末,站前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6億元,同比增長1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3.6億元,同比增長2.5%。開工項目34個,總投資74.5億元,同比增長6.3%,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 站前區位于營口市區中北部,是全市的中心主城區,全區產業發展以金融、商貿、商務、文化、數字經濟產業為主,是營口市唯一同時擁有“中央商貿商務集聚區”“金融業服務集聚區”和“電子商務集聚示范區”三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的縣區,是營口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商貿、金融中心。 近年來,站前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在營口市委、市政府和站前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加速內涵式發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增長極。
臺賬管理 項目建設開啟加速度
2023年新年伊始,站前區召開項目建設攻堅突破動員大會并對全年招商引資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項目建設是發展之要,突破之基。要以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為依托,改造提升“老字號”,積極推動通風機械、新興模具等老字號企業進行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改造,加速推進營口卷煙廠數字工廠建設。深度開發“原字號”,引導營創三征(營口)精細化工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推動中鈦集團對銀河鎂鋁并購重組。培育壯大“新字號”,積極推動京東方精細化產業鏈落戶,協同推進精細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站前區委、區政府強調:“項目建設新突破是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首戰之年良好開局的實際需要,是站前區加壓奮進的必然要求,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對于定下來的事、認準的目標,要拿出‘拼搶爭實’的勁頭,開足馬力、不舍晝夜,全力推動各項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闭厩皡^委、區政府的攻堅動員令擂響了2023年項目建設的聲聲戰鼓。 項目建設攻堅突破動員大會既是校場點兵更是攻堅擂臺,群情振奮之下,好消息接踵而至。 今年2月6日,元宵節剛過,站前區項目建設即傳來捷報:沈陽化工大學帶著在氫能源領域擁有深厚的研究積淀成果和人才技術力量,與擁有豐富的氫能制備優勢和基礎設備條件的營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正式簽約,攜手建立了“氫能源與化工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既能對企業未來產品創新、產業升級提供智庫支撐,也能促進高校產學研高速發展,從此開啟了“雙向奔赴”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氫能源與化工聯合實驗室”合作范圍和研究領域包括開展氫能源與化工綜合利用科技合作,促進沈陽化工大學技術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擴散新技術,孵化新企業,培育新業態,促進氫能產業集群發展、創新發展。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氫能源與化工綜合利用的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打造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深化與國內外創新主體合作,參與構建以企業為盟主的氫能源與化工綜合利用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引進創新創業人才,根據區域內產業發展需要,以“項目+團隊”的方式,“帶土移植”引進人才,加速行業人才集聚。實驗室向省教育廳申請“遼寧省專業研究生實習實訓基地”,可用于學校學生實習和企業人才實習培訓。 沈陽化工大學與營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的正式簽約為營口市2023年項目建設拉開了序幕,也為站前區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注入了強勁動力。 “東興街道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圖紙已經審核完畢,下周掛網招標”“全民健身場所新建工程選址方案已經確定,正在進行效果圖設計”“零碳智慧能源產業園項目進展順利,正在進行新一輪洽談”……走進站前區政府,大屏幕上正以臺賬清單的形式滾動播放著站前區“四大行動、八大計劃”任務通報,項目建設、民生工程的進度條實時刷新。據了解,站前區“四大行動、八大計劃”是對應營口市確保三年行動首戰告捷,重點推進的八個新突破、部署八大戰役各項工作的分解細化落實,涵蓋民生保障行動、重大招引行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服務業提檔升級行動以及城建計劃、基層治理計劃、招商計劃、項目計劃、科技培育計劃、城市更新計劃、文明程度提升計劃、服務業提升計劃等共117項具體工作。這些具體工作都分解落實到了各級部門、各級領導身上,可以說每名區領導都有任務,每個單位的部門負責人肩上都有擔子。 “每天都要面對任務通報,說實話,壓力確實挺大的,但是有了壓力才能更有動力,只有不斷比學趕超,才能不斷取得新突破!闭厩皡^社投中心主任楊爽的話代表了眾多部門負責人的心聲。楊爽表示,接下來將錨定全年擴大有效投資目標任務,聚焦項目推進“全生命周期”,盯住項目關鍵節點,適度超前謀劃,全力爭搶要素,創新制度機制,做好項目建設跟蹤服務,全力推動項目早開工、快建設、見實效,全力以赴實現站前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既定發展目標。
精準發力 百名干部下沉企業
“坐在辦公室里都是問題,走下去了就都是辦法!睘榱巳Υ蛲ㄕ⻊辗⻊铡白詈笠还铩,實現服務企業心貼心、零距離,進一步堅定企業發展的信心,站前區委、區政府全面啟動了“領導干部進園區進企業、服務振興新突破”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站前區選派了107名領導干部主動對接重點企業和項目,要求他們不僅要認真傾聽企業意見和需求,面對面與企業家和職工群眾溝通交流,零距離傾聽意見建議,還要帶著政策上門,實打實幫助解決困難問題,將專項行動的各項要求和措施落地落實落細,實現精準賦能企業發展。 百威(營口)啤酒有限公司是百威英博集團在東北地區興建的首家啤酒生產企業,于2011年落戶于營口市站前區,多年來,在站前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了搶抓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新一輪機遇期,企業計劃繼續增資擴容。為了切實幫助企業發展,真正為企業排憂解難,今年初以來,站前區委、區政府多次“組團”來到該企業,認真了解、及時掌握企業在項目建設進度和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各種狀況,扎實有效地為企業做好政策扶持、協調服務、要素保障等工作。 百威(營口)啤酒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克帥感動地說:“區委書記帶隊上門服務,安排專人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困難,堅定了我們扎根站前,扎根營口,加速發展的信心!彼硎,今年百威計劃增設275ml生產線,預計增加3000噸產量,企業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通過技術升級,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實現企業健康高質量發展。 站前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文東表示,全面振興新突破,為企服務上首先要有突破。站前區將持續做好省、市經濟政策的傳達和解讀,結合每個企業的發展實際,“量身定制”銀企洽談對接活動,推進惠企政策精準送達,不斷強化“首問負責制”,對企業訴求辦理流程全程跟蹤,確保企業訴求高效解決、閉環管理,讓企業真真切切感受到服務的誠意、政策的暖意。 服務有速度更要有溫度。連日來,站前區營商環境建設局負責人親自帶隊,組織業務骨干深入到企業對接,積極推動項目管家服務企業工作落實落地,全力引導項目管家主動融入到企業的具體工作中去,搭建政企溝通“連心橋”,著力打造全流程“保姆式”服務。據介紹,今年站前區項目管家服務重點企業項目已由去年的67家增加到了現在的83家,目前,政務服務驛站已經在全區5個辦事處43個社區(村)實現了全覆蓋。按照項目管家“1+1+N”服務模式,站前區對每個重點企業和項目都配備了區級幫扶領導包保,項目管家和涉及部門提供精準化服務,接續發力,確保每家重點企業、每個重點項目都有專人負責,助力項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 “站前區營商局一直為我們企業排憂解難。疫情期間還派出了幾支分隊,把防疫物資第一時間送到我們身邊,并和我們企業共同渡過難關。了解到今年我們酒店有招工困難,營商局與人社局進行了現場辦公,為企業免費預留招聘工位,我相信這種積極主動,助企為民的優良營商環境,會吸引更多企業來站前區投資發展!睜I口華聯酒店負責人感慨道。 “數據”賦能,讓服務更精準。在專項行動中,國家稅務總局營口市站前區稅務局主要領導已經帶隊對接企業40余家,面對面宣傳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企業所得稅新增優惠政策,詳細了解企業辦稅難點問題,現場點對點專題輔導,積極引導企業及時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大禮包”。同時,通過走訪,稅、企建立起了長效溝通機制,以制作微視頻,開通微信同屏互動等方式,實現了涉稅業務遠程幫辦、一對一精準輔導企業操作退稅業務,用“全程全周期”的服務舉措,著力為企業打造出了舒心、優質的稅收營商環境。 “我們一次就可以把事情辦理完,網上辦理流程持續優化升級,不出門辦業務已經成為現實,F在企業和稅務人員可以說是緊密連在一起的,有不會的操作,發個微信就行,復雜業務都是手把手帶著我們去辦理,為稅務部門的服務舉措點贊!”營口聯重機械設備租賃有限公司會計秦璐璐高興地說道。 據了解,國家稅務總局營口市站前區稅務局依托“執法服務綜合指揮中心”系統,實現了傳統“線下”與創新“線上”成功直連,該系統不僅會將政策大禮包第一時間推送給企業,同時還可以互動征求企業對稅務部門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優化納稅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并跟蹤問題解決時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納稅人的滿意度。站前區稅務局組建了由業務骨干組成的組合式稅費支持專家團隊坐鎮“執法服務綜合指揮中心”,實時在線答疑,通過大數據賦能,及時發現服務短板,持續優化服務舉措。 國家稅務總局營口市站前區稅務局副局長孫光宇表示:“站前區稅務局將以執法服務綜合指揮中心為依托,多措并舉,積極探索智慧稅務建設,全力以赴釋放政策紅利,為企業發展清障護航,在服務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創新驅動 探索差異化發展新路徑
“省人社廳將一如既往支持營口經濟社會發展,希望產業園能夠搶抓數字經濟新業態發展機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擴大自身規模,結合營口實際需要,探索差異化發展新路徑,打造獨具特色的人力資源產業發展新模式,帶動更多人就業”。日前,遼寧省人社廳副廳長谷孝紅在帶領專家組對營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申報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展評估調研時,對產業園發展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 一幢曾閑置的8層樓就是營口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起步時的全部家當。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三閑一爛”“六穩六!闭咧敢,站前區委、區政府將目光鎖定在國內市場最具前端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大膽提出以原“老三館”(圖書館、檔案館、科技館)閑置樓宇為基礎,以創新發展“產業鏈條完善、集群業態高端、專業功能完備、服務管理優質”為目標,全力打造遼南地區首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經過6個月時間的搶工期趕進度,產業園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園并于當年即實現稅收收入近6000萬元。作為站前區“一帶、一核、三園、六組團”產業布局中的重要載體,產業園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的管理模式,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涉及業務涵蓋傳統人力資源模式以及服務外包、電商直播、零工經濟等新經濟業態。產業園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劃分為公共服務區、人才交流區、外包職場區、人力資源運營區、直播電商區、創業孵化區。2019年開園之初,該產業園即與總部在上海的人瑞人才集團合作,由人瑞集團運營產業園一樓內的站前區人力資源交易平臺。人瑞集團擁有超過6000萬的人才庫,采用自有大數據招聘平臺“香聘”來完成互聯網線上招聘的運作。 據遼寧人瑞普惠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營口中心從業務體量及人員體量上看,已成為與杭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并肩的人瑞人才二級網點,并且營口也成為了除成都、上海、北京、廣州、武漢五個區域中心之外的全國第六大區域,東北地區的區域中心。 營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從開園至今,吸引了包含方勝靈工、人瑞人才、蘇州悅城、上海聯服等53家知名人力資源頭部企業入住園區,解決就業8.3萬人次;發包項目34169項,簽約人數408431人,服務區域遍布全國各地;在2400余名坐席員工中,營口本地人口占60%。同時,經過三年來的發展壯大,產業園目前已引入百度、美團、新浪、小紅書、拼多多、陽光出行、萬達影視、老爸評測、萌煮、弘康、最右、貝殼鏈家、輕松籌、知乎等商業流程外包企業,入駐項目達170個,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為全國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近30萬人次。這些驕人的數據不僅代表著產業園實現了站前區委、區政府提出的人力人才和稅收的“兩個引入”工作目標,同時也充分體現了產業園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站前區“數字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 構筑硬支撐,集聚新動能。園區自主搭建的“薈營家”服務體系,無償提供給線上入園企業使用,能為企業實現“業、財、票、稅、檔”一體化財稅管理。同時,免費向信息能力較弱的個體、中小微企業提供業務管理服務,搭建“用戶活體采集+身份篩查審核”“短信驗證+實名認證”“電子合同簽約”“銀企直聯+一鍵代發”等平臺,大幅降低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該服務體系還具有通過大數據風控預警體系,實現對上線的企業用戶識別行業風險和違法違規的檢索,對個人用戶實行在線實名認證的信用管理等功能。 據站前(營口)新經濟產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婁亞坤介紹,“薈營家”服務體系實現了企業無成本上“云”,該體系匯集“大數據協同監管平臺”“營掌柜”“營小二”“集群注冊”等四項特色服管系統,形成大數據匯總分析、政策解讀分享、專業服務智能管理、風險預警及控制體系,通過分析和利用大數據為企業賦能。業、財、票、稅、檔一體化財稅管理也提升了園區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為實現數字園區的發展助力。同時,線下團隊為企業提供全程代運營服務,使企業可以拎包入駐,省時、省人、又省錢。 營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本著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這一原則,產業園制定了精準的人才共享解決方案,用人講柔性,報酬增黏性。產業園外聘的律師、精算師及研發專家等都是業內知名人士,雖不在營口任職,卻可憑兼職服務計件取酬,或可技術入股、期權分成。恰是這種“智慧互聯”的選人用人大格局,吸引了30個超大體量級的公司到營口建設互聯網遠程服務后臺。 站前區人力資源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哈光磊清楚地認識到:“黨的二十大對‘人才、就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可以說人力資源服務業是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惫饫诒硎,今年是遼寧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首戰之年,營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將堅定不移地以爭創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目標,搶抓數字化發展濟機遇,充分發揮園區在產業集聚、服務就業、數字經濟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用好市場化、平臺資源等優勢,加大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鏈條向精細化領域延伸,在招商引資上項目、助力企業健康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等方面持續用力,實現“線上+線下”的協同并進雙輪驅動,打造富有站前特色的人力資源產業發展新模式,為營口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國企引領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突破
為了更好地帶動村民共同致富,2022年4月,站前區創造性地在大興村成立了國有企業——營口市站前區豐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力爭以國企為引領,充分發揮國企的帶動作用,全面推動鄉村集體經濟發展。該公司成立后,首先實行了土地集中流轉,在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基礎上,按照每畝500元的標準租用農民土地,這一標準照比往年整整提高了200元,村民收入提高了,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也上來了,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共流轉土地2000余畝,專業從事水稻機械化、現代化、科學化種植,以及有機大米、生態蟹、魚、蝦立體綜合種養養殖等科學種養工作。 “去年我們在實驗大棚內水培種植刺嫩芽10萬余棵,在今年春節前正式上市,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后達到了預期收益。待進一步打通銷路后,計劃今年冬季向群眾推廣!闭厩皡^豐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金庚介紹說。據了解,該公司成立僅僅一年就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22年總收入達到了330.8萬元。企業富了,周邊的村民也隨之富了,村民不僅掙了土地流轉的錢,而且就業機會越來越多。如今,當地村民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少,用村民的話說就是“能守家在地掙錢誰還愿意往外跑!” 不僅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少,就連以前在當地村民眼中不值錢,甚至覺得白給都沒人要的舊宅老屋,現在也成了村民眼中的寶。隨著遼寧省正在實施的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營口遼河文化產業帶開發建設也進行得有聲有色,了解到鄉村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當地村民都紛紛打起了利用自家房屋開農家樂的“金算盤”。 據了解,該公司成立一年來,通過沉淀、聚合、復盤獲得了許多珍貴的種植經驗,同時,還對農產品進行了深度賦能,以精細化、高品質、口感好、稻種好為引爆點,打造出了站前區特色大米品牌“北湖田香米”。 正帶著30多名農戶在田里緊張忙碌著育苗工作的金庚表示,該公司流轉過來的2000畝地,今年都將用來種植新品種水稻。 金庚介紹說,今年,該公司在春耕備耕階段將持續發揮領頭雁作用,試種元發稻6號、東壯2700等四個新品種,如果產量、質量和經濟效益達到預期就將在各村全面推廣,替農民們打好“提前量”。為了減少投入成本,公司還將推廣使用側深施肥新技術,通過精準施肥,既能將化肥用量再減少10%,還能減少用工成本。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是新時代“遼沈戰役”10項新突破之一。 站前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呂云春表示,2023年站前區將搶抓發展機遇,通過國有企業先行先試,以點帶面,開展“手把手”上門服務,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澳壳拔覀冋谝巹澮劳鞋F有種植、水產養殖等基礎,計劃打造萬畝田園綜合體,建設稻田畫、田間露營地、彩色騎行路,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談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呂云春信心滿滿。 萬里征程今方始,春光雖近路尚遠。2023年是遼寧省全面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之年,面對機遇和挑戰,營口市站前區委書記王正剛表示,為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作為營口市的中心主城區,站前區將進一步找準自身定位,扛起責任擔當,以突出綠色低碳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為己任,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大干三年、奮斗三年,高質量建設沿海經濟帶主軸城市標桿區,著力建設“首善之區,幸福站前”,持續推動實力站前、活力站前、魅力站前、幸福站前、數字站前實現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