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于伯
在4月12日舉行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創新生態推介大會上,上海市松江區經濟委員會、松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松江經開區及長三角G60科創經濟發展集團,圍繞松江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政策、松江新城建設、松江經開區及綜保區高質量發展以及“長三角G60科創之眼”產業園進行推介。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自建設以來,始終對標國際一流,持續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人才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九城市“磁吸效應”持續增強,探索出區域高質量協同發展的新路徑。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九城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搭建了“1+7+N”產業聯盟體系,成立了16個產業聯盟、11個產業合作示范園區。 松江區經濟委員會主任陳超表示,松江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瞄準國際先進科創能力和產業體系,聚焦“6+X”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集成電路、現代裝備、人工智能等若干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成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發展新高地、科技創新策源地、開放發展新領地。未來,松江將進一步強化精準制度創新和有效制度供給,著力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打造充滿活力的產融結合新高地,培育創新主體云、基金云、互聯網云“三朵云”,持續開創服務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新境界,推動松江經濟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當下,松江以落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為牽引,按照“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目標,建設成為面向長三角、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 松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甘富強在推介中說,松江新城作為上海5個新城之一,聚焦高品質空間規劃引領,基于“北山、南水、東林、西田”城市肌理,形成“山水入城、雙環雙心、十字廊軸”的新城空間結構;聚焦高品質生態空間賦能,圍繞松江新城綠環、油墩河谷十二賦、黃浦江堤岸等高品質濱水空間,建設生態之城;聚焦高品質公共服務賦能,教育、醫療、衛生等優質資源在松江新城加速集聚,打造多元融合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宜居之城。松江樞紐以“科創芯·世界窗”為目標愿景,持續理交通、強功能、塑品質,松江新城迎來全新樞紐時代。 2022年,在217個國家級開發區中,松江經開區位列全國第十一、上海第一,松江綜保區位列全國第五、上海第一,創造了歷史性的巨大飛躍。 松江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常務副主任曹雷軍表示,松江經開區近年來經濟發展態勢迅猛,以核心區域42.86平方公里的輻射帶動,創造百億元稅收、4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和3000億元工業產值。園區先后被評為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十佳產業園區、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上海市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G60電子信息國際創新產業園、首批“上海優秀科創產業園區”。松江綜保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開放之窗”,已成為長三角地區鏈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核心樞紐。未來,松江經開區、松江綜保區將秉持新發展理念,聚焦“6+X”戰略性新興產業,勇當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的開路先鋒、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行者,充分發揮松江實體經濟主戰場、主力軍、主引擎作用,再創高質量發展新奇跡。 上海長三角G60科創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由楊表示,“長三角G60科創之眼”處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核心地帶,是上海中外環間體量最大、總建筑面積達135萬平方米的數字化產業社區和產城融合示范地,與緊鄰的G60科創云廊交相呼應,構成了上海面向全球的最獨具特色、最具有辨識度的科創“雙地標”。長三角G60科創集團將以一體化的營商環境標準、一體化的產業融合、一體化的要素流通,支撐九城一體化發展,構建長三角G60科創服務體系,搭建長三角G60科創服務大平臺,與香港及全球投資者合作共贏,共建共享“長三角G60科創之眼”。
|